雪泥鴻爪

2014年1月30日 星期四

張松與法正






張松與法正是三國時代益州劉璋下的高級官員,尤其是張松官至「別駕」


,也就是僅次於州牧與治中下的第三號人物,相當於現今的第二副省長,


而當時的益州劉璋,已成為半獨立狀態的國家,(也可以說是軍閥割據)


以其位甚高,但是張松與法正,在歷史上是背主求榮的腳色,沒有這兩位


諸葛亮的隆中對,未必能實現,可以說這兩位是小人,但歷史卻褒大於貶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皆如是評斷)只因為他們扶的是劉備。






因為劉備算是明君,所以小人就變成英雄了,這就是歷史上的迷思,就劉


備而言此二人當為開國功臣,但就劉璋而言,此二人講賣主求榮尚嫌不足


,他們是賣國與叛國,這是非常讓人不恥的行為,為什麼呢?我們就現今


的商場環境來解析之。因為用商場環境來比喻軍閥割據並立,較為恰當。


若用現今國際關係,就稍有其不貼切處,因為當時漢朝雖名存實亡,但畢


竟未亡,還有中央政府的名份存在。





歷史上有良禽擇木而棲之,但是我認為張松與法正並不適用這句話,因為


良禽擇木而棲之前,不會把該木給弄垮,而讓所擇之木茁壯,就好像你對


所受雇的公司不滿,你請辭離開就是了,換你要去的公司即是,但是張松


與法正不同,他們是公司的高薪高階主管,薪水每個月照領,工作不做,


反而把公司的機密售出(獻西蜀地圖予劉備),與另一家公司要把公司搞垮


讓另一家公司取代,這樣的人,絕對是小人無誤。





這與時下商場上的帶槍投靠不同,某公司為茁壯業務,擴大版圖,高薪挖


角有業務能力的人,或有對客戶有影響力的人,這還稱不上是小人,因為


那是自身的能力,而張法兩人,是把公司所有權的研發機密竊取而洩與對


方,這行為就構成小人的定義了。





更何況劉璋怎麼算,也算不上是暴君,也就是這家公司對員工與客戶,還


算持平,雖非大公司,但是也擁有固定客戶群,公司也是正派經營,只因


為出了個人格操守有問題的副總,硬是被搞垮,這種手段,不是小人是什


麼?





所以,劉備真是英雄或梟雄,還有的評論,至少在益州易手這件事上,很


值得商榷,現今讀三國演義小說的讀者們,難道你們沒發現這一段,寫的


不是很清楚嗎,最大的原因是劉備之前講仁義,但益州易手這件事,仁義


不見了,出了張松與法正這兩位小人,仁義道德如何存在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未央格裡的蒼穹

  我一直不喜歡「時尚」這個字眼,它代表對自信的缺乏,一種人云亦云的膚淺,它,只比流行好一點點,因為只有在時空中沉澱的時尚才會留下來,那就是「品味」,而經歷淬鍊的品味,才能成為「風格」,風格逐漸凝聚成「主義」,終於,對主義的執著成為一種「信仰」,但,信仰往往又回頭扮演著流行與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