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鴻爪

5,072

2023年4月7日 星期五

欲寄彩箋兼尺素

 


欲寄彩箋兼尺素,託付魚雁返西東,滄海桑田時多變,千里連繫一鍵中。 戊戌年六月于藏閣


 

筆者年輕時曾經想過……想寫封信給未來的自己,告訴自己當時是多麼的努力去創造未來的生活,讓未來的「自己」吃香的,喝辣的……,但是,現在想想……如果可以的話,我寧願選擇寄信給過去的自己,告訴「他」要怎麼做才能功成名就賺大錢……,這箇中緣由就不遑多論了,因為「早知道」嘛!呵呵,當然這也許是受了〈解憂雜貨店〉的啟發……,話又說回來吧!寄信這種魚雁往返的行為已經逐漸的不多見了,很多現在的年輕人應該連「郵筒」是什麼也不知道了吧!除了一些需要「正本」的行為,必須利用郵寄傳遞之外,現在人的溝通,基本上是不會拿起一枝筆寫一封信,「真的」去郵局用寄的囉……。

 

2018年的現在,大家習慣用電子郵件傳遞一些比較正式的訊息,或是夾帶一些附件用於商業行為或是學術交流……,至於一般的溝通,就用群組軟體(Line、WeChat WhatsApp……)方便,真的有必要再打電話,就算是要Phone call,也是透過網路傳遞的電話……,所以說了……即使是行動電話內附的「簡訊」功能也都用的少之又少了,應該可以這樣說,網際網路取代了這一切,前幾年還有QQ、ICQ、MSN……這類的通訊軟體,現在也似乎煙灰雲散了,甚至還可「拉群」(過去的電話會議)討論,或是用手機式的視訊會議……,所以啊!欲寄彩箋兼尺素,託付魚雁返西東,滄海桑田時多變,千里連繫一鍵中……不是嗎?

 

科技的進步可以改變許多事情,就連年輕時寫信的那種感覺,也是完全被抹滅的徹底不見了,寫一封信,曾幾何時變得如此廉價?記得兒時,母親收到父親(家父為職業軍人)來自外島或是台北的信箋……,那種珍惜的感覺,有洋蔥的……,包括我自己寫給家父的魚雁,往返之間也是種讓人有了懷念情愫與思念的傳遞,我想,那是一種期待,寄出信件後等待回覆的「期待」,因爲這種「期待」是有「時間」加持的「醍醐」味……,尺素之間,不若如今那麼「速食」的回覆與回應!這種「進步」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如果說好,不就是承認接受「速食文化」下的薰陶?如果說不好!是不是成了「守舊」不變通的古板?沈潛於過去歲月的桎梏迷失?

 

事實上,這類的情事,應該並沒有什麼對與錯或是與非,被取代了,得到了「什麼」也相對會失去「什麼」,有得有失,得失之間,又有什麼可說的呢?這就是時代的變遷(不一定是進步),每個人心中對於這種「得失」也同樣的不會有一樣的標準與想法的,即使是像筆者一樣從「欲寄彩箋兼尺素」的那個時代產生、走過、直到現在的「千里連繫一鍵中」,我也提不出這之間改變下的優異……,倒是,筆者仍然有時候,會用寫舊時魚雁的心情與筆觸去詮釋……然後用電子郵件寄出……,畢竟這之間,還是有著「信」的感覺,至於「群組通訊軟體」就完全連這種FU也沒有了,筆者也學會用Apple music 去欣賞與收藏音樂,從此光碟片也走入歷史了(光碟之前先取代磁帶式的音樂卡帶與影輯),只是弔詭的是……筆者蒐集的音樂都是老歌,屬於筆者那個年代的老歌,不管是西洋的或是國語的……都是我年輕時的曲子,無形之中這也是一種演進?

備註:本文《欲寄彩箋兼尺素》初載於二零一八年七月三十一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未央格裡的蒼穹

  我一直不喜歡「時尚」這個字眼,它代表對自信的缺乏,一種人云亦云的膚淺,它,只比流行好一點點,因為只有在時空中沉澱的時尚才會留下來,那就是「品味」,而經歷淬鍊的品味,才能成為「風格」,風格逐漸凝聚成「主義」,終於,對主義的執著成為一種「信仰」,但,信仰往往又回頭扮演著流行與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