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鴻爪

5,146

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二四俱樂部






從小到大,除了歷史類的書籍外,最喜歡的的就是科幻小說了,而科幻小


說裡,除了倪匡、張系國等等之外,新興的科幻小說家並不多,多年前,


第六屆皇冠大眾小說獎,首獎裡,居然有一本科幻之作,就是藏閣賞析今


天要介紹的這本《二四俱樂部》,這首獎是由小野、司馬中原、李昂、林


良、南方朔、侯文詠、詹宏志、張曼娟、廖輝英、瓊瑤等十位決審委員投


票表決的,所以實至名歸。(當然就買了一本入藏閣囉!)







《二四俱樂部》作者文旦,台北,皇冠,1999出版,這本有趣的是與一


般的科幻體裁不同……:正常人的染色體有二十三對,而這一群不知為何


突變的人,卻體內擁有二十四對染色體,而且這些人特別的優秀,但是二


四對必須與二十四對的結婚,才能受孕……,可是彼此又不知道這一層秘


密,所以這本書,特別的好看……,請先看侯文詠的介紹:





「由於作者本身的醫療生物知識,使得她在說故事的過程之中,很值得信


任地帶我們進入一個生殖醫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以及血液循環生理學


的有趣世界。這些知識的淵博,即使是這個領域訓練出來的人如我者,讀


起來,都覺得生動有趣。」接下來是內容摘要:





《二四俱樂部》描述民國五十年七月十日,一顆隕石撞擊地球,落在台灣


麒山,隕石所夾帶的放射性物質使得當時恰巧在隕石附近的人,都因受到


輻射線的影響而造成體內生殖細胞染色體突變……突變後的人,體內擁有


二十四對染色體,比正常人的二十三對多出一對。





由於身體表面並未出現任何異常,這些人皆不知自己體內的基因已產生突


變。四十年後,一位知名的不孕症專科醫師王守迪,雖然成功醫治了許多


不孕夫婦,卻一直苦於妻子的不孕,結婚四年用盡一切辦法仍無法使妻子


受孕,為了究其原因,他拿了體內樣本請醫學院同學朱明心替他做一連串


的遺傳病測試,檢驗結果發現,多年來其妻一直無法懷孕的癥結,並不在


妻子身上,問題出在他擁有二十四對染色體,體內精子的染色體因而無法


和正常二十三對染色體的卵子進行配對,精卵合併後不但無法複製,同時


也造成受精卵因分裂不成而死亡。





就在此時,中研院發生離奇命案,一名傑出的研究員吳禮新遭亂刀砍死,


警方調閱其生前財務及交友狀況,發現此人生活相當單純,不太可能引來


殺身之禍,就在警方極力追查線索的同時,解剖吳禮新屍體的法醫朱明心


,也無意間發現死者吳禮新跟王守迪一樣,擁有二十四對染色體,這些巧


合迫使朱明心與王守迪因好奇心的驅使而決定繼續探究醫學上罕見的「


二四突變」。





經過一連串的追蹤研究,他們發現「二四突變」的人不管在智商、體能方


面皆優於常人,男的身材高大,女的則身材嬌小,並且在各個領域都有相


當傑出的表現。由於「二四突變」若遇到需要輸血的緊急狀況無法輸入正


常人的血,朱明心因此建議「二四突變」的人組成一個聯盟,以便緊急時


可以互助。經過一連串仔細的推理與查證後,「二四突變」基因之謎終於


揭曉,原來是四十年前隕石撞擊地球所帶來的輻射傷害所致。


(張秀芳摘要)





這本書中提到一個醫學上的專有名詞Pheromone(紛若蒙),也就是我們


現在一般常說的『費洛蒙』,這是一種無嗅無味的外分泌物質,會刺激異


性鼻內某一感官,進而達到吸引異性的目的;而這種物質在人與人之間究


竟扮演甚麼角色,科學家們仍然爭執不下。





我卻這麼認為,這就好比我們常說的『臭味相投』,每個人(不論男女)


身上都有一種味道,那種味道不是任何香水、體香劑能掩蓋得住的,有的


人你一見他(或她)就很投緣、相處歡愉,但有的人你則多跟他說句話都


懶,我想,這或許也就是這種物質的影響吧!只是,中國人總喜歡將之比


喻為『緣份』,這樣聽起來真的美多了。





其實,我個人私自以為,不管是書中說的二四突變人種或是我們一般正常


人,都有所遇非人的狀況;書中主角們雖是因為天生染色體的變異而造成


無法與一般人繁衍後代,但這或也可解釋為他們沒有遇到一個真正適合自


己的『Mr.Right』或『Miss.Right』,現代人注重的婚姻(或愛情),早已不


只是為了繁衍後代子孫,我們更重視心靈合一的契合,畢竟要相守與共度


過漫長一生的對象,若只著重那些形於外的感官刺激,那麼年老之後的人


生又該如何共對呢?(以上節錄於覺非/給你無限想像空間的《二四俱樂




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未央格裡的蒼穹

  我一直不喜歡「時尚」這個字眼,它代表對自信的缺乏,一種人云亦云的膚淺,它,只比流行好一點點,因為只有在時空中沉澱的時尚才會留下來,那就是「品味」,而經歷淬鍊的品味,才能成為「風格」,風格逐漸凝聚成「主義」,終於,對主義的執著成為一種「信仰」,但,信仰往往又回頭扮演著流行與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