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鴻爪

5,146

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一六四四年






西元一六四四年,這一年,在中國有三個皇帝,分別是明朝的崇禎,大順


朝的李自成,以及後來的正統……,大清朝的順治,寫到這裡,格友們又


發現文章的分類是「藏閣賞析」,自然,這文章要介紹的是一本書,書名就


是《這一年中國有三個皇帝》,作者是丁燕石,遠流出版社。


                                    

       


《這一年中國有三個皇帝》﹝1644




公元1644年,一個天翻地覆的年代。崇禎、李自成、順治在這關鍵性的一


年裡,決定了天命所歸。1644年頭一百天裡,被稱為流寇的大順朝,兵不


血刃的攻下了大明朝帝都-北京城-崇禎皇帝自縊身亡。



隨後被稱為「東虜」的大清朝,得到明朝驍將吳三桂的邀請,在山海關一


戰後,把登基才一天的大順朝皇帝李自成趕出北京城。七歲的小皇帝順治


,就這樣輕而易舉登上了紫禁城「正大光明」殿中的寶座,開創了歷時26


8年的大清帝國。



崇禎真的「非亡國之君」嗎?吳三桂降而又叛到底為了誰?這一年在中國


史上登場的人物,又有誰能躲過權力魔鬼的試煉?且看公元1644年,這


中原江山數易、風雲翻騰的一年。官網介紹:






丁燕石先生的《這一年中國有三個皇帝》一書,對於一六四四年在中國歷


史上擁有重大影響力的人物們,保持著一個高度來綜觀全局。在史實鋪陳


,以及歷史文獻及時人記載的佐證下,抽絲剝繭地顯現事件的各種面向,


在本書中各種史證的交互參考下,對於當事人的心理狀態,我們可以更客


觀理性的來看待。



我們並不生長在那時代,許多歷史上難知的動機,現在已無從起古人於地


下;但也慶幸我們不生長在個時代,可以獨立思考,不必隨著當時的政治


立場起舞。《這一年中國有三個皇帝》提供一個舞台,讓充滿權力的爭侍


、人性私欲的一六四四年在這裡發展,即使像吳三桂、多爾袞這樣在歷史


上飽受爭議的人物,在本書中的描述並不僅著眼於負面評價的部分,從他


們與周遭人們的書信往來、言談等互動中,他們的個性好像就立體了起來


,這也就是這本書更親近人性的地方。



中國五千年歷史,由每個朝分分合合中貫串而成。在權力的爭奪和競逐中


,這些當時不可一世的傑與梟雄,他們的生命雖在歷史洪流中消逝,仍留


給後人無盡的歎息和說不盡的遺事。一六四四年在中國歷史舞台上登場的


人物,也都是如此。讓這些歷史人物的功過,在滾滾而逝的歷史長河中,


永遠篦給後人深刻的省思。官網介紹:






作者簡介


丁燕石雲南雞足山人,終身的文字工作者。1964年(民國53年)七月


在台北創辦《春秋雜誌》月刊,迄1985年停刊,主持編務21年。著有《


晚清宮廷軼事》、《溥儀與滿清遺老》、《這一年中國有三個皇帝》等書。





本書目錄:《實用歷史叢書》出版源起 / 編輯室報告




自序:在歷史長流中 / 前言:一六四四年,中國有三個皇帝




第一章:攸關生死的前哨站 / 雙方主力齊集錦州 / 一夕之間情勢大變




第二章:吳三桂脫穎而出 / 衝冠一怒為了誰? / 入關勤王與降而又叛

       
徘徊在孝與不孝之間
/
是請「兵」?還是請「降」?




第三章:李自成殺到北京城 / 呼群保義,替天行道 / 「火車」撞上了「


三堵牆」 / 從長安城奔向北京城 / 寧武關遇到煞星 / 天意如斯


,夫復何言




第四章:真的「非亡國之君」嗎?/「君非甚愔 臣盡行私」「官貪吏要錢」




第五章:崇禎皇帝的最後三天/三月十七日/三月十八日/三月十九日/一個洋


教士所看到的




第六章:多爾袞喜出望外/攝政王大權獨攬/范文程的〈隆中對〉/從盛京到


歡喜嶺




第七章:三雄鏖戰山海關/李自成御駕親征/關寧鐵騎力戰大順軍/一片石


「小」戰一場/兩雄相見威遠台/山奔海立,虎躍龍騰




第八章:浪花淘盡英雄/從那裡來,回那裡去/九王爺紫禁城乘「輦」/


宮山一鋤喪生/大清國定鼎中原/「皇父」生榮死哀/事明叛明,




降清叛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未央格裡的蒼穹

  我一直不喜歡「時尚」這個字眼,它代表對自信的缺乏,一種人云亦云的膚淺,它,只比流行好一點點,因為只有在時空中沉澱的時尚才會留下來,那就是「品味」,而經歷淬鍊的品味,才能成為「風格」,風格逐漸凝聚成「主義」,終於,對主義的執著成為一種「信仰」,但,信仰往往又回頭扮演著流行與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