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鴻爪

2013年7月6日 星期六

逐臭之夫(46)







所有的記者,都希望自己辛苦跑出來的新聞能夠上報,或者說自己的文稿,能




被編輯下一個吸引人的標題,內容不要被修改得失去本意,但是很抱歉,海邊




有逐臭之夫,「有些事情是很主觀的」(這句話引用改編自周星馳少林足球),所




以記者和編輯,八字合不合也很重要,我在報社的年代裡,就遇過有一個記者




本來是跑藝文的,後來「改行」去跑社會新聞,因為他和藝文版的主編不合,




主編偏愛鋼琴演奏……他偏偏喜歡國寶月琴……主編要他跑三毛的新聞,他呢




?偏偏去挖一個名不經傳的後起之秀……所以,結局就是守著警局,和警察先




生泡茶聊八卦,等社會事件囉!












主編和總編之間,也同樣存在著「逐臭之夫」的問題,某總編特別討厭環保署




(假設),而政版或是環保新聞中,記者偏偏跑了個獨家,而且是社會意義很正




面的…有歌頌到環保署長的,這時候,礙於獨家,總編還是會登,可是對該編




輯或記者,不會有太好的FU的,呵呵,再把層次提高到,總編輯、總主筆、報




社高層與資方,很多的事情,要學會在圈圈內玩,不要越線了,否則輕則調職




,重則「跳槽」囉!這是一種潛規則吧!









不過這些問題,在二十多年後的媒體黑暗期(),發生的機率只剩下一半,高層




可能還高來高去,但中、基層並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不管是平面媒體,電視




媒體,網路媒體,都可能不會有「逐臭之夫」的問題,因為大家早就抄來抄去




,複製來複製去,連修改也修的辭不達意,沒有記者肯真的跑新聞,早就依賴




「報料專線」,君不見同一新聞同一梗,可以在不同的新聞台,不斷的重播嗎?









註:筆者,也就是蒼穹格主我,將現今的媒體時代,稱之為「媒體黑暗期」,其




特色如下:









一、現今媒體不管客觀事實,只管社會氛圍脈動,將新聞綜藝化,加上媒體自己




    的判斷與想法,而且事後不管錯了多離譜,也從來不用反省道歉。




二、現今媒體被一群只以「掰」為榮的名嘴、名師為主,一口走騙天下。




三、同上,但名嘴、名師改為政客、「偉大政客」與「聖人」主持人。




四、現今媒體沒有邏輯性、管理性與智慧性,每天看新聞就知道了,不用舉例。









若干年後,「媒體黑暗期」會過去的,但是要等多久,我們也不知道。這其實也是




一種進化版的「逐臭之夫」,媒體在逐「民眾」的臭,只是犧牲太大了,犧牲了新




聞的真實報導性,犧牲了第四權的公共意義,犧牲了所有人民的理智,這只能向




上帝禱告,讓「媒體黑暗期」陣痛快快過去,我們要真的「逐臭之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未央格裡的蒼穹

  我一直不喜歡「時尚」這個字眼,它代表對自信的缺乏,一種人云亦云的膚淺,它,只比流行好一點點,因為只有在時空中沉澱的時尚才會留下來,那就是「品味」,而經歷淬鍊的品味,才能成為「風格」,風格逐漸凝聚成「主義」,終於,對主義的執著成為一種「信仰」,但,信仰往往又回頭扮演著流行與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