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要的就是這樣的結果,他採取拖兵之計,先把關寧鐵騎累垮,然後
再在北京城下,當著明朝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全殲關寧鐵騎。11月20日
清晨,關寧鐵騎與八旗軍在北京城下拉開陣勢。這決不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
鬥。一邊是皇太極親自指揮的數萬八旗大軍,兵精糧足;另一邊,則是袁崇
煥和他的疲憊之師關寧鐵騎,人數只有九千!
袁崇煥深知此戰關係到明朝的存亡,他的戰前動員很簡單,也很有煽動性
:“我們的身後是什麼? ”士兵回答:“是北京,是皇帝! ”袁崇煥說:“還
有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兄弟姐妹,如果不想讓他們落到韃子兵手裏,成為
他們的奴隸,我們應該怎麼辦? ”士兵揮動手中的刀槍大聲喊:“殺死他們
,殺死他們! ”喊聲如雷,聲震原野。
此時,皇太極正在調兵遣將,他認為,關寧鐵騎不過萬人,肯定採取守勢
。他準備調集全部人馬,以泰山壓頂之勢,一舉衝垮關寧鐵騎,拿下北京
城。卻沒有想到,袁崇煥竟然乘他們調動之時,率軍突然發起衝擊。九千
騎兵一人一支三眼銃,密集的彈雨猛烈地向還沒做好準備的八旗軍掃去。
清兵猝不及防,隊伍馬上被衝得七零八落。經過四個時辰的激戰,八旗軍
終於支撐不住開始退卻。皇太極再一次敗在關寧鐵騎手下。九千關寧鐵騎
打敗了數萬的八旗軍,完成了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大明王朝因此而延
續十多年!
北京之戰的硝煙剛剛散盡,崇禎皇帝就中了皇太極的離間計,讓士兵用大
筐把袁崇煥吊進北京城,隨即以通敵的罪名將袁崇煥下了大獄。北京城外
的關寧鐵騎聽說主帥蒙冤,群情激奮,叫喊著,殺進北京城,救出袁崇煥
。臨時代理主帥職務的祖大壽安撫了士兵,憤然收拾行裝,帶著一身的血
跡返回關外。
皇太極得知袁崇煥下獄,關寧鐵騎已經離開北京,心中大喜,立即率兵重
新打了回來。清軍先是在盧溝橋殲滅明軍7000余人,又在永定門外擊潰
滿桂等人率領的40000余人,全殲山海關援軍4000人。此時北京城外的
明軍全軍覆沒,已無再戰之兵。崇禎慌急之中,又想起了關寧鐵騎。但祖
大壽此時傷透了心,接到調令卻按兵不動。崇禎無奈,便讓在獄中的袁崇
煥寫信給祖大壽,祖大壽這才帶著關寧鐵騎再次入關勤王。
皇太極得知關寧鐵騎出兵入關,立即撤兵,留下了由堂兄阿敏指揮的重兵
守衛遵化、永平、灤州、遷安四城。可是,令皇太極極為吃驚與震怒的是
,他前腳回到盛京,阿敏後腳就跟著回來了——祖大壽指揮的關寧鐵騎從
5月9日開始,在數日之內將阿敏軍全部擊潰,盡復關內四城,史稱“遵永
大捷”。
關寧鐵騎如此善戰,而且連皇帝的命令都敢不聽,只聽袁崇煥的,這讓生
性多疑的崇禎更加不安。“遵永大捷”後,北京警報解除,崇禎立刻下令將
袁崇煥淩遲處死。同時將關寧鐵騎一分為三,一部分歸祖大壽指揮,一部
分歸吳三桂指揮,還有一部分被調進關內,鎮壓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不
久,祖大壽率領的關寧鐵騎被清軍全殲,進關的那部分也在與李自成的作
戰中全軍覆滅,只剩下吳三桂所部碩果僅存。
明亡後,李自成對吳三桂誘降不成,親率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殺向山海關
。吳三桂自忖難以抵擋李自成,便投降了大清,與清兵一起,在九門口一
片石與李自成的大順軍血戰。關寧鐵騎再次顯示出強大的戰鬥力,與清軍
一起,血戰一晝夜,將李自成的十萬大軍幾乎全殲。並一鼓作氣攻進北京
城,把只做了十八天皇帝的李自成從皇宮裏趕出去,踏上逃亡之路。
清軍佔領北京後,關寧鐵騎在吳三桂的帶領下,躍進中原,對李自成窮追
不捨,直至把李自成的部隊全部殲滅。隨後,兵鋒直入四川,又消滅了張
獻忠的農民軍和其他地方的明朝義軍,打遍了多半個中國,攻無不克,戰無
不勝,成為清王朝最得心應手的一支部隊。
吳三桂受封雲南後,關寧鐵騎也隨之駐防雲南。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
做出撤藩決定,吳三桂起兵反清,關寧鐵騎再次充當吳軍先鋒,浩浩蕩蕩
地出雲貴,殺向北京。只不過,此一時彼一時,當年驍勇善戰的那批戰將
或已作古,或已告老還鄉,此時的關寧鐵騎早已沒有了當年所向披靡的戰
鬥力。隨著康熙二十年“三藩之亂”被平息,曾經威名赫赫的關寧鐵騎終於
在炮火硝煙中歸於沉寂。
由於關寧鐵騎是袁崇煥所建,所以明朝對這支部隊的記載只是輕描淡寫。
清朝立國之後,由於關寧鐵騎曾是八旗軍的死敵,且最後又助紂為虐,參
與吳三桂的反叛,所以,清朝的記載也是能貶則貶。這種“姥姥不疼,舅
舅不愛”的境遇,使關寧鐵騎在後人的眼中,印象一直模糊不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