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系列:智愚雙全的領導 楊秀清
最近寫完了太平天國的天王與翼王後,今天來寫天國的實際掌權者東王楊
秀清,天王在石達開出走前,其實是有名無實的,而石達開是有才有能,
但未能充分的發揮,在太平天國前期,天王雖然地位在各王之上,然而在
制度上是一個虛位元首,實際權力在正軍師東王楊秀清手上。
先說明一下太平天國的官職名稱,與歷史上許多的官職名稱是不同的,例
如丞相,太平天國的丞相只是一種官名,而非一般朝代裡所謂的丞相,而
軍師也是相同的道理,正軍師在天國裡就等於現今的参謀總長加行政院長
,你看這有多大的權力,所以東王楊秀清是天國前期的操盤手,如果沒有
實際上的才能,要達到這個位置,也不容易,可是我卻稱他為智愚雙全的
領導,因為如果天王不是洪秀全,那也沒有東王楊秀清,因為換任何一個
領導人,不會姑息到這種地步。先略述東王的事跡,再來討論他的智與愚
在哪裡。
楊秀清早期,依靠耕林燒炭為生,1848年春,拜上帝會的領導人之一馮雲
山被清朝官府囚禁,洪秀全前往廣州營救。當時會內人心不穩,楊秀清假
裝「天父下凡」(降乩)安撫信眾。
事後馮雲山獲釋,洪秀全回到廣西後承認楊秀清可以「代天父傳言」,從此
楊便進入拜上帝會領導層。
金田起義後,洪秀全在1851年封楊秀清為正軍師,同年封楊為東王,其他
四王皆歸東王節制。自從南王馮雲山及西王蕭朝貴相繼戰死後,權力更加
集中在楊秀清一人身上。
楊秀清是太平軍由廣西進軍至南京的實際指揮者,戰功顯赫。當太平軍攻下
南京後,天王洪秀全打算再攻取河南定都,而楊秀清則屬意建都南京,最後
楊的意見被採納。1853年建都南京後,制定太平軍下一步戰略為太平天國北
伐和太平天國西伐兩路並進。前者全軍覆沒,後者雖獲得有限戰略目標,然
而未能盡殲清軍主力。
楊秀清不識字,由東殿官吏協助處理文書,由楊負責決定。雖然軍政命令在
形式上要由軍師奏請天王降旨,實際上由楊秀清決定,天王從不否決。此外
,楊秀清多次假託「天父下凡」傳令,逼使天王聽從楊的命令。楊秀清隨著
功高而變得驕橫,與天王和其他諸王的矛盾逐漸加劇。
1856年,楊秀清的野心進一步擴大,要求洪秀全把他由九千歲封為萬歲,
洪秀全假裝同意,推延至楊秀清生日(公曆當年9月23日)時正式封萬
歲。洪秀全其後密詔領兵在外的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等人誅殺楊秀清
,這就是著名的天京事件。
從上述的簡略說明可以看的出來,東王楊秀清又是一個韓信,而且比韓信
笨的多,他要嘛天父下凡直接奪位,反正黨政軍本來就在其手中,換一個
神主牌的陣痛期不會太久,當時的北王不是他的對手,頂多就是石達開比
較難搞,要不然就繼續挾天子以令諸侯,而不是步步進逼,逼到天王與眾
將忍無可忍非殺他不可,所以他的死是糾由自取的,而他自己也分毫不知
死期將近,所以說他笨一點也不冤枉。
智愚雙全的東王,智在於他的領導才能與時機的掌握,例如李秀成自述中
可鮮明地看出他的影響:「東王佐政事,事事嚴整,立法安民……嚴嚴整整
,民心佩服」以及利用馮雲山被捕,會內人心不穩,楊秀清假裝「天父下
凡」安撫信眾。而愚則是多次假借天父之口,侮辱諸王,甚至要諸王為他
抬轎、深宵傳召宣詔、甚至當眾苛斥洪秀全、對諸王用刑,這些舉動的結
果就是弄權而見誅。
東王楊秀清就是這麼一個智愚雙全的領導人物,智與愚本是相對的,但是
隨著時光背景的異變,智也會被矇閉的,愚也會被開啟的,本身的立場也
隨著權力的不斷擴張,失去了原有的那份真誠與理想,更何況還有一個荒
唐無度的神主牌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