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鴻爪

5,166

2014年2月3日 星期一

回憶布袋戲






布袋戲雖說也是從大陸流傳到台灣,但是放眼全世界,台灣的布袋戲可是


居於翹楚地位,這點黃氏家族當然是功不可沒,但是也有許許多多的無名


英雄的貢獻與努力,才有今天的成就,而布袋戲也是我們這群即將邁入老


年的人的回憶,從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入伍到出社會工作,它也是


一直的伴隨著現在四~六年級的社會中堅份子,尤其是五年級的我。







我對布袋戲的回憶,正好也是布袋戲剛剛上電視節目的時候,其實那時台


灣也剛剛有黑白電視不久,彩色的電視也不是家家戶戶都擁有,那時住在


眷村的人,每天中午十二點一到,大家會呼朋叫友一同到有電視的人家,


大家一起看,看史艷文與藏鏡人,看中國強,記得那時的我好像是小學一


二年級,不是很確定,不過現在流利的台語基礎,就是那時打下來的。





上了國、高中以後,比較沒那麼瘋了,但是仍是利用吃中飯的時間,有演


是一定看,沒演也就不看,(好像有停播過)反正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是與


神明一起看舞台的演出,雖然覺得沒有電視來的精彩,但是一定會有結局


不像電視上,永遠是欲知結果如何?請明天繼續收看,把觀眾的味口


吊足了,所以到現在為止,民國一百年了,史艷文與藏鏡人,還是沒結果


,如果活著都是人瑞了。





出社會時是民國七十七年,距今也有將近二十二年的時光,說起來也真巧


,這剛好是霹靂布袋戲蓬勃發展的開始,也是布袋戲開始有VHS的時代,


記得第一部是霹靂城,剛開始的人物也與小時候的角色有重複,看起來真


的好有意思,開始更迷上布袋戲了,劇情緊湊,不會拖戲,雖說每部之後


都也是欲知結果如何?但是至少看的非常過癮,對下次出片則充滿了期待


與關懷,那時也忘了是雙週一次還是每週一回,總之是相當成功的。





隨著科技的進步,布袋戲引進了聲光與動畫,甚至是電腦的模擬與3D,可


看性更高了,人偶也從本來一隻手就可操縱,變成一個人只能操作一隻,有


些甚至是一點五人,才能夠運作正常,模擬真人的程度上更是微妙微俏,


唯一比較令人失望的是劇情,劇情上拖戲的成份太高了,而劇情的結構上,


也不夠嚴謹,往往失之東隅,這也是讓我這個接近四十年的老戲迷,對現今


布袋戲的一點遺憾! 但是無論如何,布袋戲絕對是台灣本土文化中,最拿


的出國際舞台的藝術人文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未央格裡的蒼穹

  我一直不喜歡「時尚」這個字眼,它代表對自信的缺乏,一種人云亦云的膚淺,它,只比流行好一點點,因為只有在時空中沉澱的時尚才會留下來,那就是「品味」,而經歷淬鍊的品味,才能成為「風格」,風格逐漸凝聚成「主義」,終於,對主義的執著成為一種「信仰」,但,信仰往往又回頭扮演著流行與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