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鴻爪

2013年2月15日 星期五

青花瓷(下)








一只縮小比例的天水皿,有什麼稀奇的地方,這真讓古董店的老闆,有點


不知所云,但是他還是問了,等待中年男子的回答,客人想了一想,面對


老闆說:你知道日本愛知縣也有一只放大的天水皿…,陳列於戶外,與這


只有同工異曲之妙,老闆點點頭後又搖搖頭,點頭是知道這件事,搖頭是


這有何相干。



 




中年男子揮了揮手,說有些事情還是不提也罷了,又移動到另一個古瓷的


面前,老闆心想,資格老的客戶,明明心中喜愛無比,卻裝出一副冷漠的


神態,令老闆不敢開出高價,他心中竊喜,但也不露聲色,繼續跟著他走


到一只青花瓷瓶的面前,這花瓶是仿青花瓷的,有著壁裂紋,照說瓷器是


不能有裂紋的,但是壁裂紋,是個例外,這種壁裂紋與交址陶的略同,都


是由於釉的厚薄不勻,在出入窯之際,因冷熱溫度的差距,自然碎裂成十


分悅目的圖案,反而成了特色。





中年男子站在這個贗品前,實在太久了,古董店的老闆,甚至懷疑自己到


底是看走眼了(他不是專家),還是進貨時擺錯商品了,他連忙向客人作揖


表示離開一會兒,但是中年男子卻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說:





「如果你是要去確定這青花壁裂瓷的真假,那就不必了,這是仿製品沒有


錯,感謝您對我的抬愛,把我當成古物收藏專家了」他接著又說。


「貴公司的陳列品,真的是琳瑯滿目,從數十萬美元的商品,到坊間的精


緻仿製品,無一不有,到真的會讓收藏文物的人,難以判斷呢」





古董店的老闆,有點心虛但又理直氣壯的回答,現在每家店都是如此,而


且我們也不可能會出具保證書,買與賣完全是兩情相悅,沒有勉強的成份


啊,當然像那對宋瓷的等級,我們會出具當時的拍賣證明,畢竟那價格可


以買一艘遊艇了。





中年男子點點頭:你的說法沒有錯,我想買那只青花壁裂瓷,你開價吧!


古董店老闆,心裡盤算著,開口道:可是那不是真的宋瓷啊!


中年男子:我知道,但是壁裂瓷全天下沒有一只是完全一模一樣的,光是


這一點就有收藏價值了,就好像琉璃工廠的產品,找不到一樣的是相同的


道理,所以材料本身與時代反而不是重點了。





古董店老闆,等著就是這翻話,打蛇隨棍上,開了個好價錢,也賣出好價


錢了,心裡很高興的完成了這筆交易,這也是心裡學的高段表現,示弱示


誠,但是仍是千穿萬穿,馬屁不穿,中年男子還是招了道。





月底盤點商品的時間到了,古董店老闆發現了一個事實,他才是受害者,


因為那一切都在中年男子的掌握中,這場交易他徹底的輸了,他望著倉庫


裡的仿青花壁裂瓷,畫面永遠的靜止了。




青花瓷(上)










這篇青花瓷與前兩篇一樣,都是短篇小說,當然跟流行歌曲的青花瓷,




是一點關係也沒有的,不過那青花瓷的歌詞,卻反應出台灣媒體的「悲




哀」與詞曲作者的「雅量」,一個把一件小事放上電視新聞,讓全世界




的人民知道台灣媒體水準之低,另一個連承認錯誤的雅量也沒有,只會




說,一首歌而已,別太認真,筆者只好說,一個抓不到重點,一個敷衍




了事,還好,這與本篇無關,拿來當個楔子罷了。









青花是中國瓷器製造技術中的一種工藝手法,原始青花於唐宋已見端倪




,元代景德鎮湖田窯出現成熟青花,今以景德鎮出產的最為著名,歷史




上帶有穆斯林風格花紋的瓷器稱為「回青」,屬於外銷瓷,當然這還是與




本篇沒有必然性,但是介紹一下增加點知識,也是看小說的樂趣之一,




不是嗎?




古董店的玻璃展示櫃裡,放著各式各樣的瓷器,這是一間專業的瓷器交




流中心,老闆買也賣,但是重點還是賺錢為目的,要不然去當博物館管




理員就好了,何必來開店呢,古董店的老闆長的很基本款,就是頭髮稀




鬆,略為禿頭,戴副古式玳瑁眼鏡,腹部微凸,年紀呢至少要五十歲以




上,這樣才有專業的感覺。









畫面從古董店的老闆,開始轉移到玻璃展示櫃,櫃旁站著一位中年男子,




一打量就可感覺到他的專業,因為專注的眼神與欣賞的眼光是不同的,他




先站在一隻沖耳爐面前,老闆急忙趕去招呼,他知道這個人是來買的行家




,連忙道:這是哥窯的粉青沖耳爐,六足的,中年男子微笑著說:只要是




瓷器,沒有說不是哥窯的?這是揶揄調侃的言語。









世膾的老闆忙著陪笑,古董店的老闆,古時候的名稱為朝奉,那社會地位




可不低,不似現在的低躬哈腰,這時客人來到了一對價值連城的宋青瓷前




,那瓷薄的像是手一摸就會碎掉的感覺,白瓷的部分,瓷質晶瑩透明,讓




人以為那是玉,而且是和闐白玉,中年男子須臾沉思,拿出手絹,抹去額




頭上的汗珠,說了一句很實在的話:實在是太貴了,買不下手啊!









要知道古董店中的物品,通常是沒有標價的,因為價格隨著購買著的喜愛




,全然是自由的浮動的,而古董店的老闆,不但要察言觀色,還要去大學




修心理學,否則不是好的「朝奉」,老闆點點頭說:這對宋瓷,是本店的鎮




店之寶!(言語中帶著驕傲,一吐方前的窩曩氣,古董店老闆也是有自尊)









畫面再次的移動,來到了一只縮小的天水皿前,中年男子表情甚為豐富




,先是訝異…然後皺眉,舒展眉稍後,又頗有惋惜之氣,「朝奉」這時




拿出了專業的文物口吻:尊駕何憂?何喜?能入法眼乎?









(古董店的老闆,講起文言文,自然流利自然,未完,待續之!)














附註:古時候的名稱為朝奉的應是當舖,但是古物收藏有時也會用此稱號。













韋瓦第‧冬








週日之夜公出北上,在高鐵上休憩之餘,戴上耳機,聽著優揚的樂曲,


忽之悸動下,是這首韋瓦第四季之冬,興到神來,就打開筆電寫下了這


一篇散文,所以除了楔子外,本文中百分之八十,是在時速三百公里下


完成的,不能不說是一種科技下的創舉,個人的創舉,呵呵。








 ‧‧          ‧‧          ‧‧          ‧‧          ‧‧





韋瓦第的四季有別於海頓的四季,有四個章節,當然就是春夏秋冬,不


過今天談的是韋瓦第四季之冬,這冬之樂曲,坦白說以筆者的程度而言


,怎麼也聽不出「冬」的感受,也許每個人心中的「冬」用樂曲來詮釋


,是大不相同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韋瓦第四季之冬樂曲,聽不見冬之


蕭瑟,也沒有雪融後的靜謐。





反而是一種很熱鬧的冬,有規律節奏的冬,從秩序中突然的高潮迭起,


彷彿失去末梢的禁制,很難想像這樣的「冬」規律的如雨後春筍般的冒


進,更難想像這樣的「冬」,如夏季般頑固的狂熱,這是一種澎湃的冬


季,叫人難以想像的冬季。





不過,專業的賞析可不是筆者這種看法,他們是這樣寫著的……:





「……第一樂章是不太快的快板,除描寫出冰天雪地吹著「恐怖寒風」


的冬景之外,甚至也描寫出喀喀作響的寒顫之聲。第二樂章是最緩板,


小提琴以撥奏模仿屋外的下雨聲,獨奏歌詠出在暖爐旁休憩的幸福模樣


。是〈四季〉中最優美的抒情樂章。第三樂章快板,自前樂章不停歇連


續演奏,描寫所有人在冰上步行滑倒的模樣,以及春天來臨徵兆的南風


與嚴酷北風的激戰。……」





如何?所以說每個人的感覺是不同的,不必趨附他人專業下的評論,做


自己最好,筆者一直都是這樣的人生哲學,有關於﹝韋瓦第‧四季﹞的


評析,我放在後面的附件連結,供大家参考,別讓我這門外漢給誤導了


呀!





作曲家維瓦第依據莎士比亞所描寫十八世紀的意大利,文藝復興之後另


一波繁榮的景象。而寫出他這四首描寫一年四季情景的小提琴協奏曲「


四季」。





附錄一:﹝韋瓦第‧四季﹞的評析與解說:






有關於海頓的四季,與韋瓦第的四季,大部分的人士,通常搞的不是很


清楚,記得二十餘年前,筆者與內子戀愛時,就是以海頓的四季贏得一


頓高級的西餐呢,呵呵,雖然好漢不提當年勇,不過還是把兩者間的差


異解釋一下,海頓的四季,是交響曲,而韋瓦第的四季,是協奏曲,兩


者本質上就不同。





協奏曲英文是concerto,指一件或數件獨奏樂器和樂隊協同演奏,既有


對比又相互交融的作品,用一件樂器者又稱「獨奏協奏曲」,用幾件樂


器者又稱「大協奏曲」,通常為三個樂章,(所以以韋瓦第的四季而言,


每一季都有三個樂章,上述冬的賞析,就是分三個樂章來詮釋)但也有


僅一個樂章的協奏曲。





交響曲英文是symphony,是包含多個樂章的大型管弦樂曲,一般是為


管弦樂團創作,所以說了,兩個「四季」別搞錯了,另外附加提醒一


下,交響曲與交響樂也不一樣喔,這就好像政治家與政治學家不同,


道家與道教不同,熱狗跟狗一定也不同的呢!(越寫越離譜了)




四季‧未央








如果沉默也是一種情緒,那就讓塵囂的躁鬱,墮入無底的淵藪,給靜謐


的寂寞一點存在的空間,這時……即使是滿腹的經綸;熱腔的抱負;都


可以愁悵的逝去,因不存在而存在過,然後很瀟灑的搭上那南迴的鐵路


……,只為了那廣闊無際的太平洋,嘴角上揚中,帶著些許無奈的驕縱


,等待著天邊一抹的夕陽,染紅這一季的











即使是矇矓中,仍能感受到那尷尬的氛圍,因為視覺的障礙,早以被情


境所取代,思維如灰燼般翩然的微風所摧殘,不復桎梏中的回憶,深鎖


的心扉裡,期待著是璀燦的笑容與靦腆的臉頰,兩者之間,融合出忐忑


矛盾的悸動,不是嘀咕那一季的冬……,哆嗦著用優揚的樂曲來取暖,


敵不過窗外的








慵懶的綠野仙蹤裡,找不到一句童話中的獨白,仲夏夜的深耕中,蹦不


出一句配合熱浪情緒下的波滔,哪怕是一點湖面的漣漪,也圈動不了旖


旎風光下的景緻,找不到是誰撥動的情弦,也許又是聽覺障礙下的錯覺


,憑藉著感動而行……,不會有跳動雀躍的心,不曾有浪漫瀰散的情,


那是一種抑鬱,山巒中晦澀的








記憶……夢裡,尋找著寫滿詩句的葉片,在那蜿蜒的溪流泉湧中,擱淺


在尚未漲水的泥灘中,是一種抹煞的生機,悲鳴著無奈的泡沫消逝,留


下的是滿山的枝椏,在幽遽的山坳裡,溶化了多少的雨水,微風下,無


聲寂靜的沁入重生的土壤,在那一個迷離的夜晚,蠱惑薰誘的靈動中,


黎明的晨曦清嵐裡,長遍滿山丘的




2013年2月14日 星期四

沉淪的社會








台灣的社會變遷至今,也就是近十餘年來,已經和以前那種純樸、札實的


社會不同了,新興人類的競爭力,也降到了谷底,別說日、韓、中、港,


就是連菲利賓、泰國,也幾乎比不上了,現在只能稍超越南而已,這裡說


的範疇是指大部分的人而言,少數的精英自然不在話下,也就是說,討論


的是整體的常態平均值,而非某方面的個案。








我們可以先看看,當今現在的年輕人,有幾項主要的通病,第一是自我感


覺太過良好,往往真的是忘了我是誰,沒有辦法真正的做到,認識自己,


更遑論說要反省自我,人本做事務實,做人務虛,現今正好是相反的,對


人生的態度過於虛華泛濫,不切實際,對本身的能力則過度澎漲誇張,嚴


重的是毫不知情,如夏蟲不可語冰之界。





會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來是教育的失敗,教育的失敗又分為政府錯誤


的教育政策與執行偏差,二來是家庭教育的非正面教育,如溺愛、家暴、


單親的遺憾等等,這些教育所衍生出的社會問題,自然有著多方面的社會


責任,如要一一羅列,恐罄竹難書矣!除了教育上的問題,另一方面是政


治方面的問題,台灣的政黨與政客們的多種行為的偏差,造就了人民的學


習根源,對於事情的是非對錯,利用了「斷章取義」、「圈套式的辯論」甚


至說話的口吻,都讓熱衷於政治狂熱的台灣人民耳濡目染之!





當然會如此迅速的深入民心,媒體之力功不可沒矣!筆者可以舉一些實例


,供参考驗證之:大家可曾注意到電視上的名嘴,或是政治人物們,在談


話性節目裡講話的態度與口條,約三分之一的人講話的形態,有一種特有


的台灣文化,如吳國棟的說話方式,這裡並不是說吳國棟先生的不是,只


是用他講話的方式做比喻。(尤其是跟政治有關的議題)





這類的說話方式,可能很獲得某些層次人民的喜愛,但是其實是讓人感到


文化的粗野,某些人天生說話如此,那就無可厚非,問題是許多人特意去


學習模仿這種口吻,就讓人倒彈了,君不見世界各國的政治人物或名嘴,


有用這種口吻說話的嗎?  很抱歉,真的很難見過,十個有一個就很多了


但是在台灣,卻有約三分之一的人,用這種方式談論,這種情況不見於二


十年前,所以不是台灣固有文化,是一種變遷後沉淪的象徵!





這只是小小的一個舉例,連說話的態度都會影響了,更何況其他的事情,


仔細觀察現今的台灣社會氛圍,動不動就告來告去,連網路上也是,小孩


吵架也可以告,反正,是非先放兩旁,告了再說,不論是媒體或現實社會


,每天都在指責別人的錯誤,千錯萬錯永遠都是別人的錯,自己永遠不會


錯,更可悲的是據筆者的觀察,很多人在指責別人的錯誤時,其實自己也


犯同樣的事情而不自知,這些事情小到升斗小民,大到高官厚爵的人都有


,這些事件小到學校學生的吵架,大到國家的政策,如此的社會怎不沉淪



海釣初航記








這篇文章的篇名,寫的好有氣勢,海釣初航記!但是講白了也很漏氣,因


為初航是沒錯,但是那船只能算是改良後的觀光舢板,當然大些,有座位


的那種,而海釣呢,也還是不能算錯,因為真的離開台灣本島的土地了,


是從東港的大鵬灣,也還未到外海多遠,是箱網的海釣,除此之外,一切


都是真的,當然上述的情況,也實在不能算假吧,所以這是一篇貨真價實


的海釣初航記。








講到釣魚,除了小時候釣青蛙,撈大肚魚,學生時代跑去釣泰國蝦,夜市


的衛生紙撈魚之外,基本上除去上述的經驗,釣魚對我而言,是只存於腦


海中的嚮往而已,而就在約八年前左右,我第一次真正的拿起釣竿,而且


是海釣竿,出海去釣魚了,這付諸了多年的夢想,終於實現。





這次的Dream come true,我把老婆與兩個女兒全帶上了,還花錢買了小孩


專用的釣竿,當然還有自己的竿子,專用的各式工具,太多了不詳述,(


實是講不出所以然)因為都是我的兄弟,雞蛋叔叔所打點的,然後呢,就揚


帆出發了(事實上也沒帆,是柴油引擎),那天我最興奮的是,我的結拜兄


弟們全都到齊了,當然有些兄弟有自知之明,並無下海釣魚,拿了本書溫


了起來,但是身為大哥的我,處女秀是不能丟臉的。





好不容易大家都集合在大鵬灣的港口,然後出海,沿途的海象很穩定,後


來確定不穩才怪,因為我們嚴格來說,只是在外傘頂洲內的潟湖裡,這種


掃風景的話,我就不多說了,但是大家還是磨拳霍霍,面對著箱網,拋出


了自己的竿子,但是這時就不要談什麼亞路釣法了,只有兩種,一種是浮


標法,另一種是沉底釣法,然後開始ZZZZ……zzzz了。





第一次的海釣,其實新鮮感還是十足的,從怎麼掛勾、綁線、用什麼浮標


、什麼餌,然後如何拋竿等等,說也說不完呢,重點是明明箱網裡有魚,


但是從下午兩點起,釣到四點了,我們七兄弟,居然是「槓龜」,這點我是


不在乎,因為海上餐廳,就在旁邊,頂多用錢買唄!(受大陸同胞的影響)


,但是說時遲,那時快,我的釣竿有狀況了,那種拉勁,肯定是一條大魚!





我努力的喊著,吆喝著,雞蛋也來幫我,但是沒插手,因為我是大哥,他


要我樹立典範,我終於釣上一條紅(魚甘),哇!有八十公分呢,果然拉力


十足,這是今天的第一條,也是唯一的一條,我果然不負眾望了………


晚餐,我們吃著這條魚,第一道是生魚片,我總覺得這魚的油酯不夠,澀


澀的啊!





我開口質疑,大夥都無言,但是旁邊的一位海哥們,說出真心話,他說:


「這位董ㄟ!你釣這隻是紅甘筍,也就是嬰兒啦!哪來的油酯呢!」


你們這些城市聳,哪裡知道,平常吃的是什麼貨色呀!吃米不知米價啊!





這時我才知道,我釣上的魚,是一隻小孩,弄的我也吃不下了,急忙用點


菜的方式(都市人的習慣),但是這時,箱網外喊出了叫聲,原來是有位兄


弟不甘心,還再釣魚,沒有進來吃飯,這位兄弟是雞蛋,因為他是我們裡


面的教練啊,這面子掛不住啊!





但是,他拿進來的是一條比手掌還小的三角仔,這下子我開口說話了,三


角仔煮味增湯很棒,老闆麻煩您,除了這一條之外,再煮大碗點,加個九


條吧,雞蛋二話不說,又出去釣了……,這時的氣氛雖不至於低瀰,但是


洩氣是有的,一群知識份子花錢來釣魚,居然釣到一條紅甘的小孩,加上


一條比手還小的三角仔!





又過了不知多久,反正天已經黑很久了,突然一陣驚訝,雞蛋果然是教練


級的,因為他又釣上一條跟我差不多的紅甘筍了,但是一來時間太晚了,


大家吃飽了,二來這紅甘筍坦白說,並不好吃,所以呢,打算賣給店家算


了,店家也二話不說,指著牆上的公定價,一條兩百五十元!天啊!我們


每人收費約五百元,十個人五千元,一個下午,光是釣魚,賠了四千五百


元,那還不含這頓晚餐,和那一條無辜的三角仔!

信杳芳魂








寫在「信杳芳魂」之前,照例還是要提醒,這篇是「別墅夜驚魂」與「別墅租


賃記」的完結篇,所以網友們還是要先看前兩篇,再看結局,會比較有FU












雖然說人未做虧心事,遇上靈異事件,總仍是難免忐忑不安,尤其是自己證實


的,那感覺更是恐懼外加紮實,我回到房間裡,把宵夜擺好一份在電視機前的


茶几上,還擺上筷子與杯子,倒上幾盎司的威士忌,這無疑在告訴「她」,我


知道她的存在,並示好請她別騷擾我,畢竟幽冥兩隔,我也是無意闖入的受


害者,「禱告」完之後,我感到坦然多了,開始吃宵夜了,電視上的節目,我


也無心看了,心裡只想著,必須找房東和仲介搞清楚,把這房退了,損失幾


個月的房租也無妨了。





這夜,我不知如何的,酒量特別好,一大瓶的威士忌,居然喝掉了大半瓶,


我去浴室洗了一把臉,從浴室裡的鏡子裡,看見臥房的梳妝台鏡上,似乎有


著模糊的陰影,這下子酒更清醒了,我猛然的回頭直視,卻無異狀,走向梳


妝台,我看著鏡中的自己……鏡中的自己,憔悴的讓自己都認不出了,這時


我發現了梳妝台旁,鏡子的左邊線,與牆壁之間,似乎有著暗櫃。





這櫃子寬不到半公尺,長度約一點五公尺,貼著與牆壁相同的壁紙,如果不


是仔細觀察,是不會注意到的,我不知道這裡面有什麼,也不知道要如何打


開,我用手稍微一壓,櫃門就彈開了……,這時的我下意識的打開它,發現


裡面有四層,我是直立站著的,映入眼簾的第二格,裡面有著女性的化妝品


數瓶,還有一些髮飾類的夾子……,我往上看第一格,可能是空的……,坐


下來看第三格時……,我全身顫抖了起來……,東西很多,但是我只看見一


個女人正望著我……,那是一張四乘六的生活照片。





我急著關上櫃子,急到夾到自己的手指,關了三次才關上,心裡面懊悔自己


的好奇心,自己的手賤,幹麼去開那櫃子,手指已經略為流血了,非常之痛


,但是我此刻最怕的是櫃子會自動打開,而且那張照片會飄出來……,想著


想,還是用椅子頂上櫃門再說,然後迅速的到客廳,幫「她」上酒,心裡默


念:「我不是故意的,別嚇我……,真的別……嚇我」。





就這樣我躺在沙發上,一覺到天明,我是被太陽光給照醒的,我回想起昨夜


的種種,決定無論如何今天一定要處理這件事,我拖著疲憊的步伐,進了公


司,把工作分配下去,然後打電話給房東,但是電話始終沒人接聽,我只好


打給那位仲介,(那年頭手機還不普遍)結果仲介公司說幫我CALL他,過了


好一會,仲介回電,說與房東一起來找我。





房東夫婦坐在我辦公室裡,退回了我開的支票,包括押金,並且開口說:「


P先生,很抱歉,您發生的一切,我們都知道了,我女兒昨夜都和我說過了


,她不會傷害任何人的,何況您這種好人,她只是傷害了她自己,感情太


過豐富,想不開才走的,房子我們不會再租出去了,您放心吧!」


我無言的回應,反正待會趁白天就去搬家,今晚睡飯店就是了。仲介看著我


想要做生意,我揮了揮手,請他離開!我不相信他了!這個人。




別墅夜驚魂








本篇「別墅夜驚魂」係「別墅租賃記」的續篇,故建議先閱讀「別墅租賃記」,


後,再看本篇,較為連慣之。








車子發不動是一種訊息,因為從來沒發生過,最近使用也很正常,我想是「她」


不願讓我離開這裡,我雖千百個不願意,仍是回到了住所,畢竟事情的真相為


何尚不得而知,而且本人鐵齒,八字也不輕,自認沒做虧心事,反正也冷了好


幾天了,也不差這一晚,只是進了電梯,還在考慮是否先到一樓,找警衛再確


認一番,電梯就自動上升了,而且停在五樓,這……看來「她」真希望我回房


間,但是我的手直打哆嗦,鑰匙怎樣也插不進,好不容易插進去了,還沒轉動


門就開了………。





這時的我也記不清,出門前到底有沒有鎖上門,也不想記了,關上了內門,大


門我卻沒勇氣關,可是看著外面幽暗的穿堂,我反而更沒安全感,還是關上而


且上鎖了,我站在那大串的佛珠前,發現這佛珠應該是一點也沒用,但是我還


不至於真把它拿下來,因為此時此刻,一個天主教徒,對佛珠雖無依靠,但是


也總是一種極其微小的慰藉。





這時的我又飢又渴又冷,其實是害怕,驀然,對講機響起,把我嚇的差點沒撞


到天花板,原來是警衛問我有沒有要出門,他要將車庫口關上,我心想先請他


關上,然後想看看該如何做,不知是否是心理因素,我感覺警衛有欲言又止的


味道,這時的我真的六神無主,打開電視壯膽,有點聲音也好,然後去洗個熱


水澡,一切都很正常了,但是不論是男人、女人,當心中有些芥蒂時,總是會


很敏感的發現一些物事,這時的我就是如此,譬如,我洗澡時發現流水孔,有


著不屬於我的頭髮,因為那明顯是女性的長髮。





走到客廳時,我也發現地上有一兩根的長髮,我開始歇斯底里的打掃起來了,


一共發現頭髮四、五根,分佈於房間各室,而牆角的髮絲,更是多到不敢數,


這些頭髮顯然出自同一「人」,洗衣機裡也有………,我忍住內心的恐懼,事


實上這時分外的平靜,因為答案呼之欲出了,反而冷靜下來了。





我是被一聲疑似女姓的嘆息聲,所帶回現實的環境,我不知道這聲唉~~到底是


我心中感到,還是耳朵聽見的,總之整晚也就一次,清理完畢後,我發現已經


接近十二點了,這時真的飢腸轆轆,也不知是何因素,我突然心想:小姐,我


知妳無惡意,但是我真餓了,是否可以讓我去夜市,買一些宵夜,我保證一定


會回來,好嗎?





當然沒有回答,否則我會心臟病突發,但是我知道如果「她」答應,我的車子


一定可以發的動,所以我又回到警衛室,請他開車庫的門口,平常一通電話的


事,我寧願走一趟,因為我想順便證實一些事,結果我尚未開口,警衛就說:


「先生,你八點坐電梯上樓時,那位五樓的小姐跟你搭同一台,您是知道的吧


!」我知道他也想確認。「因為我從攝影機內看到的,你還讓她幫你按電梯」,


警衛接著說。





我點頭就離開,因為嚇死人的事,我一人承擔就好,我看警衛的心臟並不強大


,不要節外生枝,但是也許是因為之前否認過,我走時他一臉狐疑。車子果然


一發就動,我開到文化路夜市,不知怎樣,我買了三份宵夜,也買了一瓶威士


忌,最大瓶的!回到警衛室,我給警衛一份,然後離開,警衛眼睛盯著另外兩


份宵夜,眼神較為篤定了,笑著說:其實你的女友很漂亮,不要吵架了!





ㄘㄟˋ!警衛的眼睛真的很瞎,他沒注意到,我的雞皮疙瘩,已經掉滿了地,


我頗為躊躇的,又堅定的走向電梯,這次電梯我是自己按的,因為大嘴巴警衛


並沒有說「她」和我一起去買宵夜啊!這一夜,真的是漫漫長夜!








                         (未完,請期待完結篇--信杳芳魂)




2013年2月13日 星期三

圈套式的辯論









圈套式的辯論,雖看似無懈可擊,但是有失公平,無奈現今的台灣媒體,




尤其是談話性的節目,總喜歡搞這套,而且還是圈套中的圈套模式,筆者




簡稱連環套,台灣的政壇上,更喜歡這招,尤其以目前的在野黨更為淋漓




,無形之中,耳濡目染,網路文化也逐漸被同化,公司的企業文化也奉為




圭皋,過不了十年,也許這會變成做人做事的標準,可以取代四維八德了




,這也頗為難說。















筆者會有這種尖酸的言論,是觀察多年的結論,也許有些誇張,但卻也真




實的反應現況,也許有人會說,打從盤古開天闢地以來,圈套理論,就一




直存在,甚至是生物圈生存的潛規則,如同蜘蛛結網、鯨的氣泡捕魚法、




豬籠草的引誘法等等,乃至於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為了名與利,何處不是




訛詐我虞,給人下套,不是極其自然之事嗎?









事實上,上述的說法,也多少存在著圈套式的辯論法則,就如同陳之藩教




授《在春風裡》書中,有一篇〈方舟與魚〉內所寫的如出一輒,大意是:









美國有一國校教員,說人是猴子變的,被提起公訴,名律師丹諾自願幫他






辯護,開庭時辯來辯去,最後,丹諾說:你說方舟是否真事呢?


對方律師答:當然是真事!


丹諾說:你說除了諾亞一家人及雞犬豬羊上了方舟以外,其餘的全淹死了




,是否真的呢?






對方律師答:是的!


丹諾再逼問:方舟以外再無活的東西了?      






對方律師答:是的!


丹諾再逼問:那麼魚呢?  




這時,對方律師啞口而退。









這個故事的重點,如同考證聖經上多少真實,莎士比亞的詩有多少音節,




不是去找方舟與魚的化石,而是用方舟與魚的邏輯,把這個情形套在台灣




的現況,是無比的相同的,君不見台灣的政治人物,包含被洗腦的部分人




民或媒體,每天都繞著罵國民黨,可是「國民黨」從國字上來看,它就是




三個字,代表什麼?能代表什麼?代表的就是講這些話之後的目的,國民




黨又是個想達到某些目的的圈套語言。









有人說真理是越辯越明,而圈套式的辯論,並不能達到這個目的,因為這




嚴格來說是詭辯,講的更粗俗些,是耍嘴皮子,但是很難過的是台灣現有




的水平,正落入耍嘴皮子的文化,更傷心無奈的是沒有多少人是清醒的,




台灣沒有屈原寫「天問」與「離騷」,只會吃粽子,這是一種另類的幸福




,還是另類的悲哀?







別墅租賃記









二十年多年前,我在嘉義讀書,那時的我雖非權貴子弟,但是因為身有絕活,




所以每個月靠打工,也有近七、八千元的收入,這項收入對當時的學生而言,




不能算低,可是我仍租不起當時嘉義新建的別墅區,那可以說是達官貴人的住




宅啊,但是因為某些裙帶關係,還是常常去那個區域,以貴賓的身份,游泳、




喝茶、唱歌等等,享受一些不應享受到的待遇。












大學畢業後,我留學國外,取得還算頗為高級的成績,為了台灣的戶政電腦化




,做一些基礎的資料處理,回到母校選取一些工讀生,我選了四位專職的員工




,而兼職的約錄取了一百五十餘位,全都是母校生,也算是校友回饋母校的合




作,所以我暫時就在嘉義工作了,實際負責的則是雲林縣的戶政資料處理,因




為嘉義較熟悉,所以我的租屋就選在嘉義了。









這時的我,當然就不租我學生時代的住處了,我選擇了高級的別墅區,也就是




先前提的那個區域,反正一切都是公費,心想圓一下學生時期的夢,也不錯,




但是當我舊地重遊時,我發現經過十幾年的歲月,此區已不復當年的水平了,




連游泳池也沒在使用了,超商到是還在,中西餐廳也不見了,有那麼一點點斷




岩殘峘的感覺,可是還算是鬧中取靜,所以還是租了下來。









我租的當然不是整棟別墅,而是有管理員的大樓,我選擇了一間配備齊全的套




房,但是,第一天晚上,我就感到不太舒服,因為面對床前的是小客廳的櫃子




,但是透過電視櫃的格窗,我可以很清楚的發現,客廳進門處的牆上,掛著一




串佛家的念珠,是一百零八顆的那種,這是其一,其二是整間房子陰氣頗重,




當時仲介只說,這裡算是山上嘛,旁邊又是蘭潭,濕氣重,不是陰氣,我不疑




有它,現在看來是中招了。









那天晚上,我只覺的冷,異常的冷!蓋著棉被似乎沒有效果,雖說是秋季,但




是這也太冷了吧!隔天我仍忙著公事,不可開交,但是我仍是撥了一通電話,




問房仲那佛珠的事,他居然推說不知,也許只是個擺設,我只好要求見屋主,




這位仲介到是爽快的把電話給我了,這時的我工作正忙錄,想說等過幾天,再




處理這事。









第二天晚上,仍是冷的不得了,我只好買了一瓶酒,也好幫助睡眠,隔天就感




冒了,第三天我去百貨公司,買了一條羽絨被,然後也約了屋主下星期見面,




因為屋主是個台電退休的公務員,早就搬到鄉下去了,為這事我只好親自拜訪




一趟了,但是從電話的交談之中,我發現屋主是個老實人,不善說謊,他雖未




說出發生何事,但是卻殷殷切切的希望我不可動那串佛珠!









這無疑代表這房子,曾發生過事情,所以我決定從管理員下手,第四天晚上,




我假裝出外買宵夜,順便向管理員搭訕,故意問他說,這房東人好不好等等,




但是當值的這位管理員,居然是個菜鳥,對過去不了解,只知道仲介處理這事




,不過他說出了一個令我毛骨悚然的話,這句話是:




「先生,你的女友,還是妻子不是剛剛才買完宵夜回去了嗎?」




我臉色驟變,告訴他我是單身一人居住,管理員也感到奇怪,他又說:




「先生,你不是住五樓A1嗎?那女子好像也是五樓A1,可能我搞錯了吧」




他又翻著住戶資料,嚇然發現五樓A1住的是一位女子的名字。




我什麼也不想說了,打算今晚住飯店了,可是到了車庫,我那台百萬名車,卻




發不動了!














                              (未完,請期待續集,別墅夜驚魂 )





2013年2月12日 星期二

魂斷藍橋








她站在橋的這一端,似乎是依靠著橋頭,又彷彿不是,只因為那飄曳的裙襬


,隨著細微而又寒冷的風,似若即若離的,縹緲的薄霧。





他竪立於橋的另一邊,冷冷站在橋的中間,眼睛望著前方,卻茫茫的沒有任


何的焦點,空洞洞的,在寂靜的深夜裡,隱約的感覺到絲絲的顫動。








橋,是石砌的,僅僅只有三、四十公尺,卻阻絕了兩個人的世界,是心靈上


的切割,也是彼此的罣礙,是橋的一端釋出的桎梏,也是另一邊的枷鎖,這


情難分對錯,也無是非,是兩人共同的抉擇,連袂的行為,所以,要面對的


也是兩人必須承擔的結果,但是現在……卻兩人分立於橋上的兩側。





兩個人的心思,都有同樣的方向,卻是不同的彼岸,如今但看誰願意先踏出


那溝通的第一步,相同的思維,為何有不同的結果?因為兩人都彼此深愛對


方,但又不捨分離,可是在這寒風颼颼的夜裡,他們必須抉擇,就像他們之


前的決定,影響今日必須抉擇!





當下的決心,定會牽動未來,他深知今日的果,無非昨日之因,她也知今日


之因,必為明日之果,但是現在他們分歧了,分歧的原因是要合還是分,當


初兩人就是為了長相斯守,才連袂而為,今日也是為了長相斯守,分立橋的


兩端,他的躊躇,也正是她的踟躕,正同如石橋邊的老樹枯枝,在幽暗的夜


裡顫動不已。





終於,他踏出了第一步,往橋的另一方而行,每一步都是那麼沉重,而她深


情脈脈的看著他,卻仍處橋頭,隨著黑夜的隱隱沒沒,他行至橋的中央,看


著她,深深著點著頭,了卻自己的決心,她,飄然而至他的身邊,依畏著…


他的胸前,抬頭望著他,眼光中帶著晶瑩的淚水,也夾雜著幸福的淚光,他


抹去了她眼眶外的淚珠,淡然的微笑中,有著滿足卻又歉疚的矛盾,縱跳入


橋下,洶湧的河水淹沒他的身驅,橋上的她也驀然而逝。





翌日,鄉城裡的市集中,街頭的耳語裡,總是流傳著七夕前的一樁情殺案,


在這個純樸的古老鄉鎮裡,一對不容於世俗的婚外的情侶,合謀毒殺了男方


的妻子,兩人事發後,遠走高飛前,男方不幸落網,而女子挺身自首,擔下


了一切罪責,男子被釋放後,女子竟於七夕夜裡於獄中自盡………,鄉鎮街


頭巷尾因此圍繞著這個話題,卻不知昨夜藍橋下,另有一屢幽魂,載浮於河


面上……。




淺談濠梁之辯








〈濠梁之辯〉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相當普遍,由其是辯論時,最常被拿來


引用與應用,事實上,筆者今天會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去評論,而且是完全


相反的兩個角度,至於格友們認同哪一個,希聽尊便,筆者並無議異,篇


名寫的夠清楚了,是「淺談」,雖然筆者的論述,常常跳脫一般傳統的說


法,但是有一個優點,就是從不狡辯,而且邏輯性超強,這點長期的格友


或網友,應該是有信心的。









首先,先將〈濠梁之辯〉的原文與白話翻譯,用毫無主觀或偏袒意識的


方式,直譯如下,供列位参考: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儵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


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


我。我知之濠上也。」





莊先生與惠先生,兩人閒遊至濠水的橋上:


莊先生說:「那些儵魚在水中從從容容的游來游去,真是快樂極了。」


惠先生說:「你莊先生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


莊先生說:「你惠先生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


惠先生說:「這就是了!我不是你,當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魚,當然也


不知道魚了。」


莊先生說:「請回到原來的問題上,是你說:『你怎知道魚的快樂?』既


然是你說的,代表你已經知道,我能知道魚的情況,才開口問我的,我


現在告訴你,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





好了,先說明筆者為什麼要將最後一段()用不同顏色展現,因為,讀


者們如果上網搜尋,會發現很多的網站或格子,對於最後一段,要嘛就


是跳過去不翻譯,要不就是翻的很奇怪,有的更絕了,根本沒那段,為


什麼會這樣?因為這一段不好翻譯,而且就算翻好了,也不知道其義蘊


為何?而重點是因為最後一段,不太好理解,且與上一段有衝突。





在整個濠梁之辯的故事中,惠施代表的是理性思考,他就事論事,覺得


人不可能感知魚是否快樂,同時也不會將自己的快樂轉移到外物之中,


與他相反的是,莊子以自己對外物的理解作為外物的狀況,他自己高興


,就將自己的高興之情表達到河流中的魚身上,認為魚也很快樂,這點


與莊周夢蝶有相似的情境。





好了,說到這裡,重點有三個答案,濠梁之辯到底是誰贏了?也就是誰


說的比較有道理,本文出自《莊子》,所以從古至今,大家通常是認為


莊子贏了,惠子只是用來襯托莊先生的,但是到了近代,也有很多人認


為惠子才贏了,莊子強辭奪理,另有一派認定,兩者都贏了,看你要用


哪個角度去詮釋或認定。





從理性的角度來看,當然是惠子贏了,最後莊子的那一句:「請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簡直就是狡辯,強辭奪理,自圓其說,但是以道家理念解釋「萬物


齊一」的自然觀,卻認為人可以解消形體的拘限,人可知魚,魚亦可知


我,如同莊周可夢為蝴蝶,蝴蝶亦可以夢為莊周,開顯情景交融、物我


兩忘的境界!





〈濠梁之辯〉無宜是道家玄理與名家名理的對話,但出自莊子,影響必


然偏向道家,故後以濠梁比喻隱士悠然自得的出世思想,北魏˙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注:「目對魚鳥,水木明瑟,可謂濠梁之性,物我無違


矣。」宋˙張矩˙應天長˙岸容浣錦詞:「濠梁興,歸未愜。記舊伴、


袖攜留摺。指魚水,總是心期,休怨三疊。」都是同樣的應用。





所以,三個答案都是對的,也都不完全是對的,因為〈濠梁之辯〉只是


理性與感性的哲學性對話罷了,我不知道你們認不認同這最後的結論!


但是就筆者而言,從不同的角度來觀看,答案自然是不同的喔!




未央格裡的蒼穹

  我一直不喜歡「時尚」這個字眼,它代表對自信的缺乏,一種人云亦云的膚淺,它,只比流行好一點點,因為只有在時空中沉澱的時尚才會留下來,那就是「品味」,而經歷淬鍊的品味,才能成為「風格」,風格逐漸凝聚成「主義」,終於,對主義的執著成為一種「信仰」,但,信仰往往又回頭扮演著流行與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