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鴻爪

5,143

2013年2月13日 星期三

圈套式的辯論









圈套式的辯論,雖看似無懈可擊,但是有失公平,無奈現今的台灣媒體,




尤其是談話性的節目,總喜歡搞這套,而且還是圈套中的圈套模式,筆者




簡稱連環套,台灣的政壇上,更喜歡這招,尤其以目前的在野黨更為淋漓




,無形之中,耳濡目染,網路文化也逐漸被同化,公司的企業文化也奉為




圭皋,過不了十年,也許這會變成做人做事的標準,可以取代四維八德了




,這也頗為難說。















筆者會有這種尖酸的言論,是觀察多年的結論,也許有些誇張,但卻也真




實的反應現況,也許有人會說,打從盤古開天闢地以來,圈套理論,就一




直存在,甚至是生物圈生存的潛規則,如同蜘蛛結網、鯨的氣泡捕魚法、




豬籠草的引誘法等等,乃至於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為了名與利,何處不是




訛詐我虞,給人下套,不是極其自然之事嗎?









事實上,上述的說法,也多少存在著圈套式的辯論法則,就如同陳之藩教




授《在春風裡》書中,有一篇〈方舟與魚〉內所寫的如出一輒,大意是:









美國有一國校教員,說人是猴子變的,被提起公訴,名律師丹諾自願幫他






辯護,開庭時辯來辯去,最後,丹諾說:你說方舟是否真事呢?


對方律師答:當然是真事!


丹諾說:你說除了諾亞一家人及雞犬豬羊上了方舟以外,其餘的全淹死了




,是否真的呢?






對方律師答:是的!


丹諾再逼問:方舟以外再無活的東西了?      






對方律師答:是的!


丹諾再逼問:那麼魚呢?  




這時,對方律師啞口而退。









這個故事的重點,如同考證聖經上多少真實,莎士比亞的詩有多少音節,




不是去找方舟與魚的化石,而是用方舟與魚的邏輯,把這個情形套在台灣




的現況,是無比的相同的,君不見台灣的政治人物,包含被洗腦的部分人




民或媒體,每天都繞著罵國民黨,可是「國民黨」從國字上來看,它就是




三個字,代表什麼?能代表什麼?代表的就是講這些話之後的目的,國民




黨又是個想達到某些目的的圈套語言。









有人說真理是越辯越明,而圈套式的辯論,並不能達到這個目的,因為這




嚴格來說是詭辯,講的更粗俗些,是耍嘴皮子,但是很難過的是台灣現有




的水平,正落入耍嘴皮子的文化,更傷心無奈的是沒有多少人是清醒的,




台灣沒有屈原寫「天問」與「離騷」,只會吃粽子,這是一種另類的幸福




,還是另類的悲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未央格裡的蒼穹

  我一直不喜歡「時尚」這個字眼,它代表對自信的缺乏,一種人云亦云的膚淺,它,只比流行好一點點,因為只有在時空中沉澱的時尚才會留下來,那就是「品味」,而經歷淬鍊的品味,才能成為「風格」,風格逐漸凝聚成「主義」,終於,對主義的執著成為一種「信仰」,但,信仰往往又回頭扮演著流行與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