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鴻爪

5,163

2013年9月1日 星期日

唐‧吉訶德






曼查有個地方,地名就不用提了,不久前住著一位貴族。他那樣的貴族,


矛架上有一支長矛,還有一面皮盾、一匹瘦馬和一隻獵兔狗。







En un lugar de la
Mancha, de cuyo nombre no quiero acordarme, no ha


mucho tiempo que
vivía un hidalgo de los de lanza en astillero, adarga


antigua, rocín
flaco y galgo corredor.





上述,是《唐‧吉訶德》這本書,著名的開場白,唐‧吉訶德》的作者


西班牙作家塞凡提斯,塞凡提斯在其書中序言講的很明白:「這部書只


不過是對於騎士文學的一種諷刺」,目的在於「把騎士文學地盤完全摧毀


。」,事實上,書中也的的確確的,尖銳無情地批評了這一時期西班牙的


政治、法律、道德、宗教、文學、藝術 和私有財產制度,小說也被譽為


「行將滅亡的騎士階級的史詩,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文學名著」。





可是唐‧吉訶德》這本書,有一個很吊詭的地方,就是原來本是打算對


騎士文學進行反諷,但是後來卻有了兩種結果,一種就是初衷,的確讓後


來騎士小說漸漸銷聲匿跡,自文壇消失,但是也因此產生了第二種結果,


就是當諷刺騎士小說的原意,漸漸被後世讀者所淡忘時,卻又被重新塑造


唐‧吉訶德為「逐夢者」這一新形象,當然始作俑者,應該是美國的百老


匯以《唐吉訶德》為藍本所改編的歌舞劇《夢幻騎士》所造成的影響。





這下子,唐‧吉訶德從諷刺沈迷騎士小說,嘲諷那些不自量力、脫離現實


、自以為是一代大俠的這一類阿Q型人物,變成了勇敢堅持自己理想,敢


於挑戰社會不合理現象、不顧眾人嘲笑仍堅持一己信念之人物,以筆者的


形容,就是原本是魯迅筆下的Q,只是反應出在性格上、精神上自大自


滿、自以為是……也就是「自我感覺良好」加上「精神勝利法」的慣性思


維邏輯。





現在這麼一搞,成了義無反顧、愚公移山式的執著理念了,反差很大,一


個說白了就是負面人物,另一個反而成了理想主義下的英雄人物了,這兩


個是同一個小說人物,筆者曾經在「知識加」平台,回答一個問題,發現


一個很可笑的問題,就是有人居然把兼愛非攻的墨子,比喻成唐‧吉訶德


,筆者尊重的給予指正,他()居然可以自圓其說出一些道理,而且還獲


得廣大的「群眾」支持,這讓我看清了網路鄉民的水準是如何的低落與盲


目。(我將此題連結,有興趣者可當笑話看看-----吉訶德與墨子)





最後,筆者將《唐‧吉訶德》的故事,從網路上,簡略的節錄如下:





吉訶德,本名為:阿隆索吉哈諾,是一個瘦削的、面帶愁容的小


貴族,由於酷愛閱讀騎士文學,走火入魔,騎上一匹瘦弱的老馬,找到


一柄生了銹的長矛,帶著破了洞的頭盔,開始遊歷天下,鋤強扶弱,為


人們打抱不平。





他僱用了附近的農民桑丘潘薩做侍從,騎著驢兒跟從在後面;唐吉訶


德又把鄰村一個擠奶姑娘想像成為他的女恩主,給她取名為「托波索之


達辛妮婭」。





隨後他以一個沒有受到正式封號的騎士身份開始冒險事業,他完全失掉


對現實的感覺而沉入了漫無邊際的幻想中,唯心地對待身邊的一切,一


路上闖禍不少,吃虧不少,挨打不少,他把鄉村客店當做城堡,把老闆


當做債主,硬要老闆封他做騎士;老闆把馬料賬本當做《聖經》,冊封他


為騎士;他看到風車,衝上去和它大戰一場,弄得遍體鱗傷;他把羊群


當做軍隊,衝上去廝殺,被牧童用石子打腫了臉,打落了牙齒。





他把理髮匠當做武士,搶奪他的洗臉盆當做頭盔;他解放了一群罪犯,


並且殺了押送的衙役;他就這樣糊裡糊塗地度過了自己的晚年,直到死




才悔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未央格裡的蒼穹

  我一直不喜歡「時尚」這個字眼,它代表對自信的缺乏,一種人云亦云的膚淺,它,只比流行好一點點,因為只有在時空中沉澱的時尚才會留下來,那就是「品味」,而經歷淬鍊的品味,才能成為「風格」,風格逐漸凝聚成「主義」,終於,對主義的執著成為一種「信仰」,但,信仰往往又回頭扮演著流行與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