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鴻爪

2013年3月1日 星期五

Escalator








這一篇文章,我放在心中大概有兩年多了,一直想寫…但是又覺得寫了一


點意義也沒有,可是每次看見有人在這個問題上誤解、甚至因此而指責他


人,我又覺得忍不住雞婆的想要告訴眾人,事情不是這樣的……,到底是


什麼事呢?就是誠如標題相關的禮節。Escalator翻成中文就是百貨公司與


捷運站常見的手扶自動電動樓梯,簡稱手扶梯,或手扶電梯,這個字常常


與電梯Elevator搞錯,今天重點講的是Escalator的禮節,而不是教英文,


但是還是先把英文釐清吧!








Elevator指的是電梯,算是美式英文,正式的英文應該是Lift,而Escalator


這個字,有人稱為Hand staircase with a handrail,或直接稱Handrail,總之


我要表達的就是手扶電梯,這手扶電梯到底有什麼禮節呢,很簡單,只要


你搭過台北捷運,就可以非常的了解了,每當在台北的捷運站內搭手扶電


梯,大家都很自然的,很有禮貌的讓出左邊的一半,讓想要快速通過的人


從左邊的手扶電梯空位通過,而想要正確使用手扶梯的人,則站在右邊的


空位上。





這樣的行為模式,行之有年,也讓台北人得到有禮貌的讚美,而自從高雄


捷運通車以來,基本上也朝這個方向在走,但是大家都有逛過百貨公司吧


,在百貨公司裡搭手扶電梯,不管是台北人、高雄人或日本人……等等,


大家都不會主動的讓出左邊的手扶電梯空位,哪怕是週年慶血拼日,也不


會這樣做,為什麼呢?因為手扶電梯本來就是用來站著,而不是當成樓梯


用爬的。





可是在台北的捷運站,甚至高雄捷運站,如果你不主動的讓出左邊,尤其


是在台北,你很有可能被人怒目而視,或者被人笑說這是土刨子,亦或被


人腹誹這人沒水準……,甚至被拍肩膀,然後用命令的口氣叫你讓開,好


像犯了十惡不赦之罪一樣,請別說我誇張,這是我的親身經歷,但是今天


我必須很慎重嚴肅的告訴你,當你搭手扶電梯,你沒有義務一定要讓位,


因為想走樓梯的,請走樓梯,不要走手扶電梯。





根據台北捷運公司的維護經驗數據,捷運站的手扶電梯的損壞率,遠遠大


於百貨公司,這本來沒什麼,因為使用率高嘛,但是手扶電梯壞的部位,


卻是左右不平衡所至,簡單說就是不當使用,不過這習慣也改不過來了,


這也就是我篇前的那句話:「…但是又覺得寫了一點意義也沒有,…」我寫


了這篇文章,坦白說有幾個想要表達的重點:





首先,不管是高捷還是北捷,手扶電梯旁,百分之八九十,就是樓梯,麻


煩想走樓梯的人,就去走樓梯,如過你想說,我就要走手扶電梯,因為那


樣快一些,一邊走一邊手扶電梯也在移動,那我可以告訴你,一來快不了


幾秒,二來你是個沒水準的自私者,要人讓時口氣好一點,有點禮貌些,


至少當個沒水準的自私偽君子。





最後,像是忠孝復興站那種手扶電梯與樓梯差很遠的地方,我倒是贊成讓


出一邊讓想爬樓梯的人去爬,與人方便之,不過台灣人有個很壞的習慣,


就是「軟土深掘」,說來這也很過份,反正柿子挑軟的吃,有時候本末倒


置了還不自知,是非就不分了,從政治信仰、教育制度、一分耕耘一分收


穫的基本道理等等都無法自省,光是一個捷運站的手扶梯,就可以看出國


人的是非觀念薄弱,而盲從也發揮的淋漓盡致了。怎麼辦呢?算了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未央格裡的蒼穹

  我一直不喜歡「時尚」這個字眼,它代表對自信的缺乏,一種人云亦云的膚淺,它,只比流行好一點點,因為只有在時空中沉澱的時尚才會留下來,那就是「品味」,而經歷淬鍊的品味,才能成為「風格」,風格逐漸凝聚成「主義」,終於,對主義的執著成為一種「信仰」,但,信仰往往又回頭扮演著流行與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