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場的電腦系統規劃簡報,我聽了很辛苦,因為三方面都把自己最強的展現
出來,也都把自己最弱的隱藏起來,而我也不是專家,連李常務董事的公子,
堂堂美國電腦博士,也聽的一頭霧水,他坐在我旁邊說:「這些外商業務,被
老美訓練得真好,好到我都知其然,又不知其所以然了。」我笑著回他:「Peter
,你到底在誇你自己,還是在『虧』美國人或外商業務人員啊!」兩人莞爾。
不過,我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把他們寫的企劃書,互相傳閱,讓他們相互攻訐
,而且每一家公司都有一星期的時間,七天後,我個別的再聽一次他們的簡報
,從中吸取每一家的弱點,然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看看他們的回答,再來
寫評估報告,我把這想法告訴Peter,他也自告奮勇的說要當我的智囊顧問,
有了個專業的電腦博士,我想我很有信心的。
其實,這方法大體上方向是對的,三大電腦公司要取信於我,當然也要打落牙
齒和血吞,明知道揭了對方的短處後,對方也不會手軟,可是這為必要過程,
由不得不做,這一方面,也是一種技術上的考驗,可是我忽略了一點,Peter雖
是評委會的委員,但他的主子是常務董事,他們是支持HP的,我怕多少會有失
公允,而評委會主席是總經理,基本上是偏IBM的,所以我必須恐怖平衡一下
,請他也派一位隨我評議。
也許各位會好奇,那社長與發行人,是靠哪一邊的,而我本身又是否有想法,
其實四位「層峰」級的人物,一位偏喜IBM或DEC,而另一位洽好偏向HP或
DEC,也就是說IBM與HP一人各獲一點五票,而DEC得了兩個0.5算是一票,
也是最弱的一家,至於我本身呢,坦白說我傾向DEC一些,為什麼呢,我這樣
說好了,以三國為例,IBM就是曹操,既犀利又強勢,HP是劉備,平實且友善
,而DEC洽是孫權,犀利不及曹操,但平實也不若劉備,可是兩者兼而有之。
所以說了,各善勝場,而且每個人都使出混身解數,各自壓寶,但是他們之間
不知道是否有人發現一件事情,這裡面有一個小幕僚官,又是評委會委員,也
是採委會委員,而這個人就是我於擎忠,民權日報採購課課長,坦白說,IBM
眼睛長在頭上,根本沒發現,還是社長提醒他說:「你們不覺得委員都是經理
級以上幹部,怎麼會有一個課長在裡面?」,HP廣施善緣,誰也不會得罪,連
打掃的阿桑也是畢恭畢敬的,當然也沒發現,而DEC是最長眼的了,功課有做
的夠深,知道一個大型採購案,不是只要對「竊國者侯」的等級獻獻殷勤,連
「竊鉤者誅」這個等級的也不能小看,當然我兩者都不是,不過我的確是值得
注意的人物,至少不要搞到前倨而後卑,那就可笑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