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鴻爪

5,133

2013年6月2日 星期日

曹操隨筆






在三國歷史的舞台裡,曹操可以算是第一男主角了,但是曹操其實是有許多謎


的,例如其生世就有二種說法;再者說他為何不自立為帝;曹操好色否?他真


的是奸臣嗎?死後真有七十二疑塚?曹操治理下的社會福利好嗎?這些種種,


筆者將分述節錄整理於本篇《曹操隨筆》與下一篇《曹操續筆》中。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養祖父是宦官曹騰,歷侍四代天子,有一定名望,漢桓


帝時被封為費亭侯,曹操的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漢靈帝時官至太尉,《三


國志》記載曹操的遠祖是漢代初期的相國曹參,而劉宋裴松之《三國志注》曹


操本姓夏侯,是夏侯惇的從兄,若真如此,則曹操為漢惠帝太僕夏侯嬰的後裔


,但是從曹氏與夏侯氏通婚之勤,似乎答案沒有這麼簡單。





2011年末,復旦大學宣布通過對現代曹姓人群進行DNA分析,與史籍、方誌


、家譜等歷史資料多重印證,從而找出了6支曹氏族群是最有可能的曹操後代


。曹操Y染色體類型為O2-m268。漢代丞相曹參的家族基因為O3-002611+


與曹操的家族基因沒有關係,從而證明曹操是曹參後人的說法可能是偽造。





對於有關操姓是曹操後代避禍改姓而來以及曹操是從夏侯氏抱養的說法,經過


基因驗證都不可信。遼寧東港大孤山、鐵嶺腰堡兩支曹姓的Y染色體根據測得


結果推測屬曹操後裔。全中國大概有10%的曹姓為曹操後裔。此外,復旦大學


正申請鑒定曹操墓頭骨DNA,來判斷曹操的身世,相信未來會有答案的。





史書評論曹操:「明略最優」,「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抑可謂非常之人


,超世之傑矣。」《資治通鑒》引謀士荀彧、郭嘉對曹操的評價,說曹有十勝


,即「道、義、治、度、謀、德、仁、明、文、武」。著名的《讓縣自明本志


令》作於建安十五年(210年),光明磊落,字字真摯。曹操感性地說:「使天


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同時也揭示他年少志願:在天下太


平後隱居故里,過這夏天打獵、冬天讀書的願望,但身居高位,夙願難遂。





《曹操隨筆》最後舉毛澤東對曹操持正面評價做結束,他對《三國志·魏書》


中關於曹操「奸雄欺人之語」、「言不由衷」、「志驕氣盈,言大而夸」的注文批


註說:「此篇注文,貼了魏武不少大字報,欲加之罪,何患無詞。」憤憤之情


,洋溢於字裡行間。





他不僅有「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的詩句,還在1954


公開讚揚曹操說:「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


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創立魏國。那時黃河流域是中國的中心地區。他改革了


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


,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發展。這些難道不該肯定


?難道不是了不起?說曹操是白臉奸臣,書上那麼寫,戲裡這麼演,老百姓這


麼說,那是封建正統觀念所製造的冤案,還有那些反動士族,他們是封建文化


的壟斷者,他們寫東西就是維護封建正統。這個案要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未央格裡的蒼穹

  我一直不喜歡「時尚」這個字眼,它代表對自信的缺乏,一種人云亦云的膚淺,它,只比流行好一點點,因為只有在時空中沉澱的時尚才會留下來,那就是「品味」,而經歷淬鍊的品味,才能成為「風格」,風格逐漸凝聚成「主義」,終於,對主義的執著成為一種「信仰」,但,信仰往往又回頭扮演著流行與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