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鴻爪

5,125

2013年6月1日 星期六

偷斤減兩(31)






新聞紙捲、菲林、PS版與油墨這三大印報資耗材,因為金額龐大,所以很難


偷斤減兩,但是很難不代表不行,以新聞紙捲來說,因為是海運進口,會經過


開狀銀行、押匯銀行、船公司、雙方海關、保險公司,公證行等等,所以機會


可以說是零,而菲林與PS版,因為是算片的,也很難偷斤減兩,要少一片,馬


上可以點的出來,頂多是從品質上偷雞,要從數量上來偷,不容易!但是油墨


呢?這可就發生過一次了,而且是本人親自破案的。






印報的油墨,有四種顏色,分別是黑、黃、藍和紅,早期的報紙只有黑色,與


電視機一樣,黑白電視,但是,後來多了個紅色,就成了個套紅,也就是邊邊


四方用紅色的,看過這種報紙的人,年紀都不會太輕,到了後來就是彩色印刷


囉,不但是彩色印刷,而且先進到彩色輪轉印刷,可以自動印成八大張,摺成


出報的標準呢。





言歸正傳,油墨通常也是分裝成十公斤到二十公斤左右的鐵盒,方便印刷工人


用油墨刀供墨,那時還沒有供墨系統,而分裝後的過磅,通常是用抽檢的,沒


有人有閒工夫,一盒一盒的驗重量,要嘛抽檢,要嘛整車用過磅的,整車過磅


就是先秤車重,下完貨後,再秤一次空車,兩個數據相減,就是貨物(油墨)


重量了,這樣做法,多多少少會有些落差。





譬如汽油的耗損等等,但是些微的落差,是可接受的,有點像是古時候銀子的


火耗,但是火耗歸公吧,所以我並沒有很特意去注意,但是,當年的我是兩者


同時進行檢查的,以抽檢為例,我假設抽五十盒十公斤的,很少剛好是十公斤


,有的多些,有的少些,但是大都在允許值內,這就是分裝機器的誤差值,可


是磅量空車與載貨重車的誤差總合,與五十盒的抽驗值後的換算,兩個值,每


次都兜不攏,這就令人費解了。





這樣說應該是聽不太懂,我用舉例說明好了,假設本次油墨的進貨是五公噸,


兩公噸黑色的,其餘黃、藍和紅各一公噸,共分五台卡車運送,卡車的空車假


定都是兩公噸,重車理論上應該磅稱出三公噸,因為多出的一公噸是油墨,五


台車自然是五公噸了,可是我每次秤出來的每台車都會多出個六十幾公斤,算


六十公斤好了,五台車就是三百公斤了(三十盒十公斤)





再從抽驗的角度換算,五公噸就是五百盒十公斤裝,每一盒的誤差平均值,假


設是1% 好了,五公噸的誤差也就是五十公斤,換句話說是五盒油墨,而車輛


的部分卻是三十盒,三十減五,差了二十五盒,也就是兩百五十公斤,這證明




了什麼?證明了兩者之間,有一個值是錯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未央格裡的蒼穹

  我一直不喜歡「時尚」這個字眼,它代表對自信的缺乏,一種人云亦云的膚淺,它,只比流行好一點點,因為只有在時空中沉澱的時尚才會留下來,那就是「品味」,而經歷淬鍊的品味,才能成為「風格」,風格逐漸凝聚成「主義」,終於,對主義的執著成為一種「信仰」,但,信仰往往又回頭扮演著流行與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