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鴻爪

5,136

2013年5月11日 星期六

古將續筆








本篇續筆,是延續上一篇〈古將隨筆〉,討論的是《將苑》裡的智將、信將


、步將等三將,還是先就原文定義,節錄如下:





奇變莫測,動應多端,轉禍為福,臨危制勝,此之謂智將。


進有厚賞,退有嚴刑,賞不逾時,刑不擇貴,此之謂信將。


足輕戎馬,氣蓋千夫,善固疆場,長於劍戟,此之謂步將。









講到智將,中國歷史上名氣首推張良、諸葛亮,但是張良之前,孫武、孫臏


才可謂智將之濫觴,甚謂之鼻祖亦為不可,孫子十三篇與孫臏兵法,都是後


來中國戰爭史上的應用大全,也流傳到世界各國,美國西點軍校更引為教材


,所以說連麥克阿瑟五星上將,也曾拜讀進而應用,跳島戰術可為一例,故


智將的代表,應為孫武、孫臏這兩位。按:此兩人已經證實不是同一人了。





而第二項要討論的是信將,所謂信將是「進有厚賞,退有嚴刑,賞不逾時,


刑不擇貴」,坦言之,這個標準,很多將軍都絕對的符合,所以要找出代表


者,必須把這個標準,再收斂到更嚴苛才是,能達此標準者,以不戰而屈人


之兵,怒斬監軍的司馬穰萓為代表,且司馬穰萓為亦為兵法七書之一,另外


趙奢、王翦、吳起等等將軍,其實也是符合的信將人選,周亞夫將軍,當然


也可入圍之。





最後要討論的是步將,「足輕戎馬,氣蓋千夫,善固疆場,長於劍戟」,這也


就是現代的步兵,步兵是最辛苦的,我們之前談的很多將軍,大都是騎兵,


而步兵要做到足輕戎馬,氣蓋千夫,真的很有難度,第一速度上不及馬來的


快,第二高度上又受制於騎兵,但是善固疆場,長於劍戟,這就是步將的重


點了,戟就是要把馬上的敵人給鈎下來,劍則方便於下馬後的肉搏戰,所以


說步將是非常的辛苦,且往往並不是「鎂光燈」的焦點。





歷史上要舉出步將的代表人選,我首推李陵,在漢武帝與匈奴的戰爭之中,


李陵僅以五千步兵出征,只是不以成敗論英雄,此戰他的對手是數萬的騎兵


,但是以五千對數萬,本就處於弱勢,更何況是步兵對上騎兵,但是此戰,


李陵若非矢盡糧絕,應該未必會兵敗被俘,也就沒有以後的全家問斬,司馬


遷宮刑,與蘇武的那些故事了,李陵是步將,也是悲將啊!





今天寫到這裡了,下一篇的〈古將再筆〉會將最後的騎將、猛將與大將,


做最後的討論,這樣就完成了《將苑》將軍種類的介紹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未央格裡的蒼穹

  我一直不喜歡「時尚」這個字眼,它代表對自信的缺乏,一種人云亦云的膚淺,它,只比流行好一點點,因為只有在時空中沉澱的時尚才會留下來,那就是「品味」,而經歷淬鍊的品味,才能成為「風格」,風格逐漸凝聚成「主義」,終於,對主義的執著成為一種「信仰」,但,信仰往往又回頭扮演著流行與時尚...